人物简介:孙又珊,男,1931年3月生,山西太原人。1955 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工程系。先后任大连工学院系党总支书记、院学生工作部长、校办主任、党委副书记等职。1984 年6月起任大连医学院党委书记,在学校的复建与发展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,1998 年退休。现任校老教授协会名誉会长。
访谈时间:2022年10月17日
访谈形式:线上语音、线下孙书记家
访谈人:赫天成 麻醉学系麻醉学2020级2班学生
邓 宁 麻醉学系麻醉学2020级1班学生
访谈人:孙书记您好,我们了解到您从84年开始就在大医工作了,我们想请您谈一谈是什么样的缘分让您来到大医的?
孙又珊:我们学校曾经南迁遵义,1978年在大连复办。当时基础不佳,条件十分艰苦,干部和教师队伍人才稀缺,特别是领导班子很不健全。省委就将我从理工大学任命过来,为学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。来到大医后,面对的困难简直无法想象,当时一穷二白,什么也没有, 相当于重新办一所学校。1980年招生的时候,计划是招纳40名,因为当时的条件只能允许招生这么多人。
首先是场地的问题。最初我们是在长春路医院,那里原本已经改成大连市的第一医院,市政府还给了我们,我们就在地下室和幼儿园办起了大学。在那给学生们上课,也没有其它地方可供使用,所以那个时候有许多现在说出来都想象不到的困难。
再者是经费问题。因为我们大连医学院已经南迁到遵义,教育部已经没有额外的经费再供我们使用了,所以当时就从辽宁省的教育经费当中挤出一点给大医。事实上我们是处于在国家都“没有户口”“挂不上号”的那种情况下,经费特别的困难。
我们原来是在现在附属二院旁边的地方,后来地方被部队使用。1969年学校奉命南迁遵义,从遵义回来后在市委支持下,经过跟部队反复交涉,这个地方终于回到了我们手里。但此时基础设施已经破旧不堪,所以就在那里重新开始建设。
当时老师和管理人员工作都特别艰苦,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到的,但是大家都克服了,开始一步一步地发展。从开始复办时什么也没有,到教育部批准我们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。我正好经历了这些年,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。
访谈人:我们对当时的艰苦条件有所了解,但是听您亲口讲述令我们的心更加震撼。这些年岁月里您有什么印象深刻或是难忘的经历?
孙又珊:从遵义回来以后,遵义把年富力强的人留下了,让年纪大一些的回来。这期间因为大医复办辽宁省是没有经费的,所以只能从省里争取经费。当时还要在沈阳办一所省立人民医院,又把一批年富力强的医疗骨干留下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回到学校的都是年龄比较大的同志。初期不管是在医院也好,在学校也好,都是这批老同志,大家都是接近六十岁了,相比别人都是四五十岁,所以咱们队伍是老化的。但这些老同志特别肯干,其中像微生物学牟希亚教授,他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发明奖,当时大连市能得到国家发明奖的人很少。在遵义下乡劳动时,他一边喂猪,一边把试管之类的东西挂在脖子上做实验,最后他取得国家的发明奖给我印象特别的深刻。老一代教师的干劲儿,艰苦奋斗的精神,那真是不可想象的。他们不计报酬,也没有实验室,但是却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科学研究和教学上,当时有一大批这样艰苦奋斗的人。
虽然开始办学条件特别的差,但是我们拥有这样一批老同志,我们的博士点、硕士点和国家一级的、省一级的科研项目就很快的发展起来了。我来到大学五、六年以后,大概在90年91年,学校各方面就慢慢发展起来了,所以辽宁省就给我们学校定为重点大学,当时辽大、辽师和大医三所省级重点学校。时间这么短,发展这么快,最后达到这个水平那是很不容易的。
当时国家有一个高等学校研究所,对全国的大学每年都研究并进行排名,现在这个研究所还在研究各个大学的排名。大连理工大学和海事大学,进了211,他们是重点大学,全国还有很多非重点大学,当时大概有150所左右。这些非重点大学按照每年国家投资多少,培养学生多少,编写教材多少,科研成果多少,科研论文多少进行排名。最后在全国150多所大学当中,我们大医在投入少、产出多方面排名第一。当时卫生部领导到全国各个医学院校考察,到我们大医以后说,简直是个奇迹,像大医这样有创新,又在复办那么困难的情况下,还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,简直是不可想象的。大医当时困难很大,但是发展很快,创造了奇迹。那些老同志做了很大的贡献,教职工也都很辛苦,在一片废墟的旧址上,为了使这里尽早启用,大家都夜以继日地工作,很少有时间休息。
访谈人:您在大医工作的过程中,见证着学校不断发展和壮大。那么您认为学校有今天的成就,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在一直鼓舞大医人前行?
孙又珊:1947年初,为了支援东北解放战争的需要,沈其震、王布君等老同志遵照上级指示筹备成立了大连医学院,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医学院校。1947年4月,更名为关东医学院,王布君同志担任首任院长。1949年4月,大连大学创建,关东医学院被并入大连大学,不久独立创办大连大学医学院。那个时候人的精神状态非常好。当时因为东北地区高中师生少,文化人才也少,所以人才多数是从南方来,老师和学生基本上是南方人居多。大家从南方到大连来,都是因为大连解放的最早,这里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建设最先进的地方,也是我们党领导的革命比较早的地方,所以大家说来到大连就好比参加革命。那个心情就是来到大连大学,来到大连医学院,就好比是参加革命的,是自己人生的里程碑,师生的革命精神、爱国主义精神、拼搏精神、创业精神都特别强烈。我刚才说的这些精神和“两弹一星”的精神是一样的,他们是为了造出原子弹,而我们是为了培养出医学方面的人才和骨干。事实证明我们培养的学生出去也是非常优秀的。
1969年,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平战结合、加强战备和三线建设的部署,大连医学院奉命搬到遵义。所有的东西通通都搬走了,复办的时候一本书也没有。但是在一批老同志的顽强拼搏下,学校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,最重要的还是这种精神,就是这种爱国、爱党、爱校的精神,这种艰苦创业、顽强拼搏的宝贵精神。我们学校在当时就很充分地体现出了伟大建党精神和“两弹一星”精神。
访谈人: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,坚守前辈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。您认为青年一代应该如何传承大医精神?
孙又珊:党的二十大报告中,我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最后特别对青年讲了一段话,说青年强则国家强。我们现在的青年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。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两个“无比”——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,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,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。在这两点上我都非常羡慕你们。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到 “立志做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。”有理想、敢担当,能吃苦、肯奋斗这12个字,我希望现在的青年都能牢记心间。我们大医能有今天就是奋斗出来的,无论是教学、科研、医疗中的成果,都是奋斗出来的,都是在艰苦环境中克服很多困难拼搏出来的。青年们要响应国家号召,要承担国家发展重任,你们的前途要比我们更光明,所以你们这个担子更重。我希望你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,做这样的新时代好青年。
访谈人:从1947年建立关东医学院,到南迁遵义,再到大连复办,大医的发展坎坷而又曲折,但这也让大医有了红色记忆。您认为我们学校有哪些红色基因?
孙又珊:红色基因我觉得就是爱党爱国。当时老教授们,有的是党员,有的不是党员,但是都对共产党特别拥护。大家始终相信党,跟党走,爱党爱国的精神氛围在我们学校特别的浓厚,无论是在老师当中,还是在医务人员当中、学生当中,而且从各个历史阶段来看这种精神都是特别强烈。我在大医经常和不是党员的教授、专家、医生一起座谈,他们有的是民主党派,但是每一次都能感觉到大家对党有深厚的感情,座谈时,他们会提出自己的建议,比如哪个地方学校应该怎么改进等等,有些意见特别尖锐中肯,这些都体现了爱党爱国的精神。
再者便是艰苦创业。我们的工作不论哪个阶段都是在艰苦创业。从大连原址复办以前到后来都是很困难,很不容易。我在大连理工大学的时候办一个新专业,通常都是几十个人。但在大医十二年当中,从单一的医疗系到多学科多层次办学,成立了很多学系。每一个学系刚成立的时候,除了医疗系以外,如口腔医学,微生物学,开始操办时都只有几位老师,人家要编制,但是没有。我们把长春路医院要回来时,不要说是一个人一个房间、一个桌子,就是教授也只有一个抽屉。房间很挤,床位也很少。我们当时医院和学校的领导通过多个方面去争取资金,除了和国家、省卫生部门,教育部门争取经费,还有工厂、企业等,最后筹集了两千多万,盖起了18层的大楼,然后医院发展到了一千多张床位,这个过程特别的困难。当时的院长、副院长到处跑,协调各个部门,这个艰苦创业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传承的。
访谈人:传承红色基因我辈义不容辞。我们了解到您是“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”获得者,请问您是哪一年加入党组织的?您能分享一些难忘的经历吗?
孙又珊:我是1950年入党,到现在就是72年了。我入党的时候是20岁,当时是一名高中生,还没有上大学。入党以后,我一直是听党的话、跟党走,一心一意。那些老党员,就是我们的榜样。他们是完全的无私无畏,从来不考虑个人,什么事情都走在前面,不怕困难。我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鞭策下成长起来的,从青年到老年,一直没有改变。作为一名老党员,更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,弘扬伟大建党精神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。我们国家现在发展十分迅速,我们要继续弘扬这种精神,那么有再大的困难,国际形势再复杂,我们都不怕。
我在退休以后,也经常与同学们一起聊天交流,我体会很深。已经毕业的大医学生们,有的成为了优秀的管理工作者,有的是医学领域著名的专家,看到这么一大批优秀学生,我就觉得奋斗这么多年,为教育事业所做的努力得到了最大的宽慰,特别高兴。这一点就是做教师,做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快乐。《孟子》中有一句话“君子有三乐”,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”为其中一乐。人生能有几乐?我觉得我们办学校,在学校当老师,虽然条件艰苦,虽然困难,但是我们的快乐是别人享受不到的。
访谈人:您在退休后依旧不辞辛劳,到校内为学生开设讲座,您从家里前往学校也不是十分方便,是什么样的动力在支持着您呢?
孙又珊: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党员,一名退休老干部,退休了但是没有退党,还要关心国家的大事,关心党的发展,关心党的建设,关心学校的发展,这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。尤其是对年轻一代,我有着深厚的感情,退休前后都经常和同学们接触,这给我很大的动力。看到同学们朝气蓬勃的状态,追求知识的炯炯目光,让我感触良多,也感染着我。所以对同学们寄予厚望,希望你们能够更快的成长,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、优秀的人才,成长为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的新时代好青年。
访谈人:和您交流真是让人受益匪浅,在学校75周年华诞之际,您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有什么建议?
孙又珊:我们学校现在工作的重点是要把基础打牢,注重实干。我希望学校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,继续把德育放在第一位,以德为先。把德育工作贯彻到我们教学、医疗当中去,培养更好的人才。
访谈人:通过您的讲述我们对老一辈大医人敬业奉献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,在这里您能给我们大医学子一些寄语吗?
孙又珊:很高兴能有像今天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交流。我们大医的同学们一定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,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,做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,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能够开辟一片新的天地,创造更好的成绩!
访谈后记:起始无畏,征途无悔,是谓初心。正是无数老一辈大医人不畏艰苦,百折不挠,守望最艰难的岁月,大医才有现在的桃李满天下,才有如今的辉煌成就。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,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大医人凝心聚力,勇毅前行,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。